close




與以往側重麥森德國之花系列不同,
今次登場的法國古巴黎瓷窯的花卉作品,
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其中差異,
首先是配色之柔和溫煦,
相較於麥森花卉的鮮甜明麗,清透釉彩,
這件巴黎瓷窯的顏色顯得更女性化,釉質與配色雖不如麥森之沁迫心肺,
卻自有一股母性的芳香恬靜,既軟又溫。

再者是花卉的配置,麥森花卉雖個個不同,但有其一定規制,
其姿態分派,蕊瓣翻飛,一眼就能看出麥森氣質;
而這巴黎花卉的型態與搭配卻顯然隨意安適,
結構不那麼謹嚴,呼應不那麼生動,
但卻有一種巴黎女人嬌蠻任性的風情。

以下是巴黎花卉與麥森之花的對照圖。





說到古巴黎瓷窯Old Paris Porcelain Factories,
其實就像是利摩日瓷窯一樣,指的不是單一窯場,
而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間,一大群聚集巴黎周邊的瓷窯總稱。
在最盛期,窯廠總數在160家以上,重要者約在30家之數。
這些窯場,吸收了許多從塞弗爾Sevres窯廠出走的繪師與窯工,
在良品硬質瓷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百花齊放的瓷窯盛世。



早先,法國王室為維護並壟斷皇家製瓷廠塞弗爾的優勢,
設立許多嚴苛的裝飾規範,致其他法國窯廠的自由創作大受遏抑,
法國大革命後,王室製瓷禁令解除,加上利摩日地區高嶺土的發現,
使製作硬質瓷器的自由競爭市場得以形成。



當時利摩日的裝飾工坊尚未成氣候,
許多瓷器初坯必須送到人文薈萃的巴黎,進行最後的彩繪裝飾。
此一現象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巴黎房價高漲,無法再維持小工坊運作為止,
法國民間瓷窯重鎮才正式遷往利摩日地區。

花卉特寫,具濕潤感的筆觸描寫,
使得玫瑰等粉白花瓣呈現出難以置信的鮮潤感,
藉由凝視,就能感觸到空氣間的幽香,
有非常法蘭西女性的敏感纖細,卻又不嬌弱流俗的氣質,
『深情在睫、孤意在眉』,
粉嫩清雅,卻又自在瀟灑,一往無前。



由於巴黎瓷窯興起的時代,正是新古典主義風潮席捲之際,
所以大多數巴黎瓷廠的作品,都可看出清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這體現在節制而工整的裝飾風格,精緻卻簡明莊嚴,
沒有洛可可式過多浮華的曲線與誇張的造型。

這件古巴黎瓷窯妥圓形托盤,約製成於十九世紀中期,至今約150年,
其花卉雖精工華麗,但型制卻明快簡約,
除了手描綠金鑲邊之外,別無貝殼或波浪紋飾,顯得乾淨樸素,
但盡心費力的手繪刷痕,與皇家塞弗爾的餘響,卻又透露出一絲不苟的奢華氣度。



橢圓托盤長約28公分,
盤心略深,可以裝成相當份量,
裝盛酥皮點心、Cheese與餅乾等前菜也頗為適合,
當作魚盤,更是天造地設。



金漆略見褪色,
但綠邊的刷痕依然生機暢旺,彷彿此中有人。



早期巴黎窯場作品,大多無窯印,只能依照瓷質與畫風辨認,
但若是要進一步確認為哪加巴黎瓷窯製品,則因風格相近,鑑識甚難。

大型盤底,多有一點或直線支撐角,以防止中心塌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enl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